新盛公司客服微信:【1145144946】
IPO市场最新动态揭晓。
5月30日,共计4家企业获得IPO受理,其中创业板成功打破今年的“零受理”局面,迎来了首批IPO项目。
据券商中国记者的统计,今年5月,沪深北三大交易所集中受理了16家拟上市企业的IPO申请,这一数量相较于前四个月有显著增长,创下了今年单月的新高。其中,北交所的受理数量依然最多,占比接近70%。
截至目前,今年已有27家企业获得受理。数据显示,这些拟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普遍较强。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最新一年的数据显示,深市主板受理的IPO企业扣非净利润均值为7.87亿元,沪市主板均值为3.52亿元,创业板均值为2.99亿元,北交所均值为0.92亿元。
创业板迎来首单IPO项目
5月30日,创业板迎来了今年的首批IPO项目,包括三瑞智能和宏明电子两家企业的IPO申请。
公开资料显示,这两家企业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新质生产力。从财务数据来看,它们的盈利能力甚至超过了往年的主板IPO企业。
具体来看,三瑞智能专注于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和机器人动力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领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行业研究报告,按2024年销售额统计,公司在全球民用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不含动力电池)市场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大疆创新。
三瑞智能的业绩表现强劲,2022年至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2亿元、5.34亿元、8.31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1.62亿元、3.21亿元。
同日受理的宏明电子是一家专注于新型电子元器件和精密零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其产品主要应用于防务领域,涉及航空航天、武器装备、船舶、核工业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宏明电子的盈利能力同样出色,2022年至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1.46亿元、27.27亿元、25.25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68亿元、3.88亿元、2.77亿元。两家创业板首次公开募股企业均采纳了第一套上市标准,该标准要求“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累计净利润至少达到1亿元,且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从这些盈利数据中可以看出,这两家企业的财务状况已经远远超过了上市的基本要求。
在今年的5月份,沪深北三地交易所共同受理了一大批首次公开募股企业,数量超过了前四个月的总和。与去年同期相比,受理数量有显著增长。
据券商中国记者的统计,5月份共有16家首次公开募股企业获得受理,其中北交所受理了10家,上交所和深交所各受理了3家。相比之下,今年前四个月的首次公开募股受理数量每月都为个位数,具体为1家、0家、7家、3家。
与去年同期相比,2024年5月没有一家企业获得受理,这与监管部门发布的“1+N”政策体系有关,旨在推动高质量资本市场的建设。2024年4月30日,交易所发布了《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相关规则,提高了主板和创业板的上市门槛。受此影响,首次公开募股企业在上市策略上做出了调整,5月份没有一家企业获得受理。
今年监管层对首次公开募股市场进行了多次表态,计划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3月,中国证监会党委召开了扩大会议,强调在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上持续发力,计划增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发行上市,稳妥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尽快推出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例,以更好地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
根据过往首次公开募股申报的规律,申报高峰通常集中在6月份。现在已经是6月份,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首次公开募股申报的实际表现如何,是市场各方密切关注和期待的问题。
新受理的首次公开募股企业盈利能力较强。截至5月申报结束,今年累计已有27家首次公开募股企业获得受理,这些企业的特点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对后续企业的申报具有参考价值。
根据券商中国记者对上述27家首次公开募股企业最新一年财务数据的统计,深市主板的两家企业首次公开募股的最新一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规模最大,华润新能源2023年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23亿元,盛龙股份2024年为7.51亿元。相比之下,沪市主板的两家企业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规模较小,陕西旅游2024年为5.02亿元,长裕集团2024年为2.01亿元。
创业板获得受理的企业利润规模也相当高,如前所述,两家企业的均值达到2.99亿元,已经显著超过了创业板的第一套上市标准。科创板定位于“硬科技”领域,在财务要求上展现出一定的包容性。本年度,科创板已接纳一家尚未盈利的企业,昂瑞微在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显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2024年亏损额达到1.1亿元。另外两家已受理的科创板IPO企业,2024年的扣非净利润预计在5000万元至7000万元之间。
北交所今年受理的18家IPO企业同样显示出强劲的盈利潜力。据券商中国记者的统计,这些企业最新一年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平均接近1亿元,即0.92亿元。其中,5月29日新受理的美德乐公司,其最新一年的扣非净利润高达2.02亿元,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输送系统,主要提供模块化输送系统和工业组件的企业。而5月30日新受理的大亚股份,2024年的扣非净利润为1.5亿元,该公司主要致力于金属表面处理和船舶铸件业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